联系方式

电 话:010-84195100

地 址:北京东城区安定门东大街雍和大厦E座510

website qrcode

扫描查看手机版网站

中林生态价值评估系列之一

西宁南北两山绿化工程生态价值评估暨评价项目简介

西宁市是西部开发的重要核心城市,聚居着全省近40%的常住人口。生态环境曾有“风吹沙飞无鸟影,下雨泥石落西宁”的说法。“两山对峙,三川交汇”的地理格局确立了南北两山作为西宁市区天然屏障的地位。1989年,西宁市南北山绿化工程“绿化西宁南北山,改善西宁生态环境”正式启动。

1.jpg


历经二十多年的建设,西宁市南北两山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举世瞩目。

南北两山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青海省生态建设的攻坚目标,更是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打造大美青海升级版的长期抓手。为巩固建设成果,不断提高建设水平,进一步发挥南北两山绿化的多重效益,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生活福祉,更好支撑西宁乃至青海的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西宁有关部门委托北京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和北京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西宁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评价、森林资源价值评估及生态系统机构与功能研究工作。

该项目在实施中发挥了资产评估机构的专业优势,突破了传统工程项目评估框架,对工程建设取得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价值量化,并纳入评价体系,弥补了生态建设工程评价的缺失一环,充分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一、建设成果

从1989年至2014年间,西宁市南北两山完成造林20.93万亩,栽植苗木2,000余万株,造林成活率85%以上,工程规划完成率100%。通过工程建设,森林面积稳步增加,森林的多种功能得以逐步发挥,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1569065976(1).png

西宁南北两山绿化遥感图(时间分别是1987.09.09,2001.08.14和2013.07.30)


1569066005(1).png

李成基绿化区绿化前后对比


1569068384(1).png

南北两山景区景点


截止2014年底,累计实现投资16.1亿元,平均每平方米投资11.5元。

1569068477(1).png


二、工程效益

(一)环境变化

1、昔日荒山变森林

    森林覆盖率由7.2%提高到75%,提高了67.8个百分点。为市区提供了30.47%的森林覆盖率;市区常住人口每人可分享南北两山森林面积由不足8平方米提高到112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乡土针叶树为主,乔灌结合、针阔混交的森林生态体系,昔日荒凉的南北山呈现出生机,森林构成了天然的绿色屏障,城市绿色景观有了质的飞跃,城市生态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1569066040(1).png

西宁市南北两山绿化现状


2、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森林对于减少扬沙天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包括对PM2.5吸收)以及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有着重要作用。

西宁人感受:“首先,西宁的景色因为南北山的绿意盎然而更加美丽。其次,风沙小了。过去每到春天,西宁的风沙就特大,沙粒敲打在玻璃窗上会发出'咚咚'的响声,如今很少有这样的现象出现。再次,雨水多了,空气也没有以前那么干燥了”。(西宁晚报)

1569066066(1).png

西宁市夏季近地气温分布图(红色代表较高温度)


1569066089(1).png

植被增加对气溶胶的消减作用(红色)


(二)森林价值

    包括资产价值(存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流量),分为两个时点核算,并预测了未来情境。

1、资产价值

1569066129(1).png



1569066159(1).png

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569066176(1).png


1569068622(1).png


(三)未来预测

1569068622(1).png

1569066192(1).png


三、总体评价

1569068704(1).png


四、建议

1、健全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从森林营造阶段全面转到森林管护经营阶段的转变;

2、推广南北两山绿化成功经验,使城市森林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常态”;

3、完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增强城市森林生态功能;

4、稳定资金筹措渠道,持续推动生态工程建设;

5、坚持森林生态区位特征的近自然森林经营途径;

6、建立监测体系,开展城市森林经营科学研究。